科普|BIM如何应用于投资项目审计?

BIM技术的应用创新了投资项目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实现了全方位、高效率、低成本的建筑工程管理。同样,在投资项目审计中,BIM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科普|BIM如何应用于投资项目审计?

一、利用BIM技术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优势

(一)实现真正地跟踪审计。

工程项目审计相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比较复杂,工程项目跨越的时间周期长、难度大,工程项目一旦开始就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与资料,依靠传统的工程审计的方法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跟踪审计。工程的招投标信息能够反映在BIM中,审计人员获得授权后可以导出所需要的报价信息,及时地给予反馈,减少因报价不合理造成的损失;设计阶段,审计人员利用三维的立体模型全方位地看到项目的整体设计,尽早的提出疑问,降低因设计缺陷带来的风险;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可以利用BIM中的资料,及时地掌握工程的进度与发生的状况,对施工过程全程的监督;竣工决算阶段,审计人员可以利用BIM中项目的前期数据,在此基础上,审查项目决算的合理性。

(二)工程量计算更准确,成本可控性增强。

传统的工程审计根据二维的CAD图纸及草图手工计算工程量,难免有看图误差、计算上的失误,容易因审计证据的偏差导致审计结果的失误,影响审计意见的质量。运用BIM计算工程量时,不必再进行复杂的计算,直接可以从BIM中导出审计人员测算工程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数据,节约了审计时间。使审计人员更多地关注工程成本的控制,提高工程成本的监督质量,减少工程成本的浪费,提升工程成本的管理质量。此外,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在BIM中是动态变化的,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地掌握项目变更前后的工程量,及时地提出审计意见,有效的控制造价。

(三)促进工程审计数据信息化。

一方面,传统工程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用到的所有资料都要交还给原单位,很难使其成为经验数据进行日后的参考。但在BIM中,算量模型可以使审计人员直接抽取需要的资料形成电子档案,可以保存与共享。另一方面,运用BIM可以保存大量的审计资料。从审计的初始阶段到审计结束所产生的形成审计证据的资料以及审计单位需要留档保存的审计资料,审计所有的资料都可以将其上传到BIM的云端平台,按照项目和时间排序,便于查找,提高审计效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程审计信息化。

站在审计的角度,应紧跟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趋势,全面提升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水平,一是引入BIM技术,破解投资审计“量”的难题。二是借助 BIM 技术,根治投资审计“质”的痛点。三是扩展 BIM技术,助力投资审计“新”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统筹BIM技术应用工作,科学谋划BIM技术应用发展步骤,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提高BIM技术应用数量和质量,制定BIM技术应用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相关责任。构建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三个层面的BIM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加快编制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BIM技术应用、数据交换、模型交付、验收归档等有关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南。

(二)加强BIM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提升各参建方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建设单位应当主导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实现建设各阶段信息传递和共享,应当在项目立项策划阶段明确BIM技术应用要求,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约定参建各方的BIM技术应用需求、交付标准和信息安全责任,竣工后应当将BIM竣工模型提交给运维单位。

(三)构建适应BIM应用的监管模式。

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完善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工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项目管理、施工、验收全过程基于BIM技术标准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探索建立基于应用 BIM技术的项目立项、财政评审、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城建档案、交付和使用安全等环节的审批和监管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行政审批、监管效率,加强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

文章来自互联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